茶具,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“曜变天目”是饮誉世界珍宝。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,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,故此称为建盏。
敞口碗:口沿外撇,尖圆唇,腹壁斜直或微弧,腹较浅,腹下内收。浅圈足。形如漏斗状,俗称斗笠碗。常见中、小型碗,偶见大型器 )。
撇口碗:口沿外撇,唇沿稍有曲折,斜腹,浅圈足;可分大、中、小型。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 其他类碗较高,但成品率低,尤显名贵;中、小型器较常见 )。
敛口碗:口沿微向内收敛,斜弧腹;矮圈足,挖足浅;造型较丰满。常见中、小型器,小型器比例较高,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)。
束口碗:撇沿束口,腹微弧,腹下内收,浅圈足,口沿以下约1-1.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,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,又可避免茶汤外溢,该凹槽俗称“注水线”。
【1】:建盏泡茶的功能是保温与活水作用的综合效果,用建盏品茗,会让人感觉水融,甘润顺滑,茶性十足,韵深味浓,暗香涌动。
用建盏喝茶,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,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,并更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,充分达到品茗效果和极致的软滑甘甜顺口感。
【2】:很多盏友说,经由建盏无论是盛白酒、啤酒、红酒、白开水、矿泉水、咖啡等液体饮料来喝,其口感亦更加甘纯美味。
【3】:经常用建盏喝茶的朋友会知道,茶水质会变得柔软甘甜无比,起到了活水软水顺口的功效,故用建盏品茗和用铁壶煮水、用银壶煮水,皆具有异曲同工之功效。
因为建盏在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、三氧化二铝、三氧化二铁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,所以建盏的高含铁量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,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,很容易被吸收,从而增加血红蛋白的载体及红细胞的功能执行。可预防贫血、高血压,能调节中枢神经,达到舒缓的作用。并且对平衡内分泌系统也有功效,可将细菌吸附,并将细菌赖以生存的酶活性抑制的逆转和氧达到杀菌的效果。
在夏季大热天夜里,分别把残羹剩菜放在加盖的白碗与建盏里,同置于厨柜中,隔天建盏中的残羹剩菜不馊可食,白碗中的残羹剩菜则变质而发出酸臭味。同时间分别用白碗盖杯泡茶与用建盏盖杯泡茶来喝,建盏耐久浸保、原味可饮,白碗则不耐久浸、发涩难饮。
这点几乎是所有瓷器选购的首要标准,但小编并不想说哪种釉色更好,因为审美差异这种比较不会有答案。而我们往往又太在意孰高孰低,这不是一个成熟玩盏的人应该有的心态,如果有,给您提个醒,吃亏就吃在你太想找个标准答案,而给你这个答案的人,就可以借此左右你的判断甚至喜好。我能提供的建议就是能从哪些角度选择到自己喜欢的釉色:
“盏色贵黑青,玉毫条达者为上”,这句话大家都听过,但对我们选购什么样的兔毫意义并不大,道理很简单,这是宋徽宗说的,他见过的建盏绝对没有我们多,所以不要信任何人的话。一定要对自己的喜好有足够的信心,因为自己的喜好才是玩盏的乐趣所在,其他人的喜好与我们无关。
哪种油滴好?这是小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,我不知道,有人喜欢稀疏的大滴,有人喜欢细密的小滴,我能回答的就是不同师傅烧的油滴特点不同,选择自己喜欢的,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:
油滴的大小与烧成温度、氛围、釉料有关,其中温度影响最大。温度越高,晶体析出附着在黑釉表面,流动聚集的面积越大,但也并不是油滴越大越难烧。在选购时,完全看自己喜好,或是细密如星空的小滴,或是片状的大滴。
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釉面颜色不下几十种,以蓝色、银色为主,还有如金、黄、红、绿、七彩等颜色。在选购时建议不要刻意追求颜色奇特。
晶体质感其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,小编心里明白但想说清楚就很难,所以折中就用玻化效果来代替。一般情况是还原气氛越重,玻化效果越差,而晶体的活跃度也越高。所以质感也很难准确说有高下之分。
器型按大小分为实用器(口径6~12cm)与观赏器(12cm以上)。在实用器范围内,目前主流器型是束口、撇口和敛口。至于玉兰杯、高足杯、禅定杯等都是在以上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。选购时大体可以按照不同需求,束口类型腹深容量大,撇口类口沿外翻,容量较小,但利于观察茶的汤色和盏的花纹。
●建阳当地师傅的作品全部为铁胎,道理很简单,采用的胎土都取自当地,不可能舍近求远去外地挖土,而当地胎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含铁量高,这点不用质疑。
●观察胎底颜色判断是否为铁胎并不准确,因为还原烧和氧化烧会导致胎底颜色不同,之所以有“灰胎”这个说法,是因为市面大多是油滴产品,采用还原烧所以胎呈灰色,氧化烧以及弱还原等其他方法胎底可能呈黄、褐等颜色。
●用磁铁判断是否为铁胎这也不准确,这是一个很直观但极为不准确的方法,原因在于胎的厚薄、釉的厚薄、磁铁的磁性和大小都会影响准确性。
●可以看,一般情况下名气越大的师傅越靠谱,师傅的名气源自于作品在在市场中得到认可,被大家广泛传播,所以从技术的精细程度和包装以及宣传上都相对严格一些。
●不要太在乎,建盏发展时间还很短,建盏兴起也就是近3~4年的时间,绝大多数师傅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太大差别。一个行业少说也需要20年才能够出现比较明显的差距。而太在乎名气,吃亏的概率会很高。
●不要因为名气而错过新师傅的作品,目前烧盏师傅以每年近百人的速度增长,他们有很多作品品相很不错,同时价格上又相对有优势。